曲家村归属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程郭镇。社会和谐稳定,历史悠久,物华天宝
曲家村与周边地点:小滩村,庄里村,北旺村,日光山,坎上水库,坎上村,石格庄村,坎下村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宋元丰年间,曲姓由青州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曲家。
【地理实体描述】曲家村为曲家乡政府驻地。位于市政府驻地东14.5公里,朱(桥)卅(三十里堡)公路东侧,村东小河蜿蜒北流入王河。正方形聚落。全村338户,1125人。耕地1672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兼有苹果。乡办企业多集于此,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阴历逢一、六集日。
据《四续掖县志》乡社记载:第七区公所在驿道村,坎上乡,领七村:庄里,曲家,小町,坎上,坎下,东埠上,西埠上。东至卧牛埠五里,西至花岭乡,南至崮山十二里,北至石格乡。
【姓氏文化】本村曲氏一族系夏王桀的大臣曲逆之远裔以源于姒姓。夏王朝末期,夏桀属下有一个大臣叫曲逆,封居于曲逆河一带(今河北保定),因以为名号。商汤灭夏桀之后,曲逆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曲氏。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大庭氏居曲阜,后有阜氏,曲阜氏。”大庭氏,是远古炎帝称号。唐朝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引晋朝学者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曲阜“为大庭氏之故国”。孔疏:“炎帝一曰大庭氏。”炎帝即神农氏,先都陈,后徙曲阜。按史籍《左传·昭公十八年》中的记载:“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之库以望之。”注:“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处作库。”库指藏物之处,大庭之库应指炎帝时储藏物品的地方,可以理解为其生存、活动之处。旧时流传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着“鞠曲一家”的故事,如:一部修订于宣统元年的《东莱曲氏族谱》可以证明在中华曲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鞠氏的。在这份由曲氏自己修订的族谱中“曲氏世系考”一节记载:“旧相传(曲氏)为宫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英任元朝宰相,本贯黄县,茔在城北翁仲,墓表犹存。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虽云考据无徵,然百古在昔先民有作详哉其言之矣。”这位宫保级鞠姓高官就是史志上记载的西汉尚书令鞠谭。鞠谭改麴后,麴姓一直在西北地区生活繁衍,随着家族从不断壮大到最后的没落,姓氏也在沿着“鞠-麴-曲-曲” 的字形结构不断的进行演化。汉哀帝的尚书令鞠谭因为替皇叔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谋反事件”说情,得罪皇帝被免职,六年后,正赶上大司马王莽“迁犯者填西海”,于是率儿子鞠閟被强迁到临羌(湟源)与西平亭(西宁)一带,鞠閟更名为麴閟,是西平麴氏的一世祖,也是现代曲姓的太始祖。又有《资治通鉴》充分的证据,据记载:公元四世纪初,东莱大地上爆发了刘伯根、王弥叛乱,公元307年,晋怀帝的太傅司马越曾派遣洛阳皇宫南宫门“公车门”的接待官,东莱黄县籍人鞠羡回乡任东莱郡长,主要任务是组织家族武装镇压王弥反叛。在籍贯为黄县都乡石羊里的鞠璋、鞠彦云祖孙,生活在晚唐到北宋籍贯为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的鞠景沂、鞠真、鞠常、鞠仲谋祖孙,生活在北宋黄县和孝乡扈顺里西野基村的鞠俨、鞠明德、鞠传式祖孙皆出其后。如:曲氏家族祖籍黄县,本姓鞠,为避祸易鞠为曲,元初迁居招远县张星曲家村。又郑村曲氏家族祖籍黄县,本姓鞠,为避祸,易鞠为曲,元初迁居掖县沙河郑村。朱汉曲氏与郑村曲氏同宗,据《东莱曲氏族谱》:旧相传为官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芙,本贯黄县,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在西乡者,居沙河郑村,编入灶籍。公曲文忠,居东乡朱汉入民籍。本村曲氏在宋元丰年间,曲姓由青州府徙居掖县仙化乡朱张社在坎上河西岸建曲家村。
元代有张姓迁入曲家村定居,据《续掖县志》流寓记载:金·赤盏晖,其先附居于辽,后家莱州。详政治。又据《莱州历史大观》掖邑历代名人·掖县籍十位宰相小传记载:因其先张氏世居辽张皇堡,金时尚书右丞、戴王赤盏辉之子赤盏师直为金朝进士,金末其后改为张姓,也有一支恢复赤姓,亦写作迟姓。但掖邑张氏始祖张兴,是据《掖邑张氏族谱》曰:元延祐间,任昌阳(莱阳)昭化使,因家于莱。
曲家村抗日烈士名录:
张从肖、张维臣、张维典、张维祥、张云显、曲经书、曲善高、曲洪良、张名俊、曲子臣。
曲家村内及附近企事业单位:张松先石材厂,新理石材有限公司,曲家砖厂,建材化工厂,王廷德石材厂、洪泽超市、曲家顺达家电、得利斯冷却肉、英豪窗帘店、曲家社区卫生室、金牛管业、曲家媛福达超市、莱州农商银行、为民综合商店、美盛作物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