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汇溪镇浚头村,老祠堂在重重新房的包围下,牢牢地守住一方天地。这是一座典型的临海民居,推开阁楼上的窗户,就能看到屋脊上蛎灰做的种种雕塑,有人物、有风景、有花鸟、也有故事……这些雕塑有的涂层已经掉落,斑驳,有的线条已经残缺,但是它们在老屋的最高处,以各种姿态守护一方。
灰雕是汇溪镇浚头村一种比较独特的民间艺术,但这种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步濒临失传的状态,人们可能知之甚少,而它却最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灰雕近来引起了关注和重视。汇溪镇已将浚头村的灰雕艺术申报了台州市级保护名录,目前也在积极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灰雕是不可多得的一种艺术精品,通过民间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它、保护它,才能把灰雕艺术发扬光大,让市民都认识和了解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灰雕,走近这正在失落中的屋顶艺术。
源于信仰的灰雕技艺
这种古民居脊栋上的雕塑起于何时,始于哪位工匠之手,现在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就地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而言,我们还是能推断出一些灰雕起源的原因。众所周知,临海临近大海,于是我们的祖先因地制宜——就近大海,蛎壳丰富——化壳为灰,以灰拌麻,用来砌墙塑脊,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另外,临海的宗教氛围浓厚,历来有多神教崇拜的特点,汇溪当地庙宇颇多,香火旺盛。而灰雕一般做在房屋的屋檐翘角和屋脊,而且翘角的灰雕往往向上造型,站在屋下或者远远望去,仿佛伸往天空,宛如祈祷。因此,也有专家推测:古代渔民出海捕鱼,面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再加上台风等自然灾害在夏季时常光顾此地,百姓开始寻找强大的精神寄托,屋顶翘角的灰雕也因此更具象征意义。
现在能考证的临海灰雕最早流传于明代中叶,当时的官府建造宫殿时为了让外观看上去更加雄伟壮丽,就请艺人在墙上或者屋顶上雕琢龙凤、荷花、鸟类等图案。一开始,灰雕主要出现在大户人家的庄园,盛行后才发展到一般人家的住处。清代至民国初期,几乎所有新造的院宅都要进行灰雕,灰雕成为房屋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屋脊上的雕塑,是先人祈求富贵吉祥,有的因风水而生,有的就是最朴素的想法,没想到留给后人更多的只是想像了。
灰雕体现在临海民居上,在明、清两代最为丰富。现在,在新建的民居上基本绝迹,只有庙宇之上还在更直观地体现。明、清时代的民居,我们本难以保留,更别说这搭在屋脊上的,要受日晒雨淋,尤其无法与频繁的台风抗衡的灰雕了。如今能如旧地保留下来的,已经非常少。
丰富多彩的屋顶艺术
灰雕是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民间工艺。它以经过特别处理的石灰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后形成各种图案、山水、人物画面,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这些饱含深意的内容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对民间传统文化研究颇深的汇溪镇文化站站长章维元说:“灰雕是伸向天空无声的祈祷。”确实,这是我们祖先对生活、对命运、对神灵,对不可知的一切进行的一种祈求,企盼趋吉避凶,企盼一方平安,它包含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产文化、生活文化的独特理解,并将这些内容放在屋脊上予以体现,形成独特的艺术享受。
临海灰雕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属于民间工艺美术品类,具有很强的民间文化性和民族性以及工艺技术性。它所用的材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采用蛎灰加毛纸,七十年代随着水泥的兴起,已改用水泥加黄沙来制作,其制作过程与造型手法有着明显的民间艺术性,在选料、拌料、打底、勾画、造型、细雕、涂色、佩饰等工序上都一一体现出来。它分为素雕和彩雕两种形式。素雕是指作品呈自然颜色,形象古朴简洁,造型精致大方;彩雕是指在素雕的基础上漆上红绿颜色,使其形象更加鲜艳绚丽、富丽堂皇。汇溪镇的灰雕师傅黄联兵说,纯灰色的灰雕,远看更清晰,加上颜色的灰雕,远看会显得模糊,因此,村前视野宽广的浚头,祠堂的灰雕多不着色,那些为数不多着色的灰雕,也是用很浅的颜色,并且分“阴阳色”以达到容易辨别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汇溪浚头村的灰雕大都是重新做上的,原先流传下来的在台风的影响下被破坏掉了。在对浚头老祠堂修缮的过程中,灰雕师傅们精心制作了古朴典雅、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屋檐造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龙型灰雕和飞云状灰雕,都象征着吉祥,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这些龙、凤、鹊、松鼠等飞禽走兽,兰花、翠竹、万年青等花卉以及福、禄、寿等吉祥文字,让民俗爱好者大饱眼福。
在老祠堂的屋檐上的灰雕作品中,表现得最多的就是象征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