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枯补村位于逢春岭南部,距乡政府阵地7公里,土地面积12.7平方公里。辖尼枯补老寨、中寨、新寨、三板桥、茅草坡、汉寨等15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3115人。其中,劳动力1818人。全村耕地面积2479亩。其中水田1671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0万元,年人均收入879元。林地面积16311亩。大部分林带种植苹果,板兰根等经济作物;水资源丰富。有马家湾等十几条大小河流、生物资源种类多样,植物有杉木等。动物有穿山甲、野猪、野猫等。境内山高坡陡,无一平川,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700米。最低海拔930米。属温带气候。空气潮湿最高气温28度。最低气温1度。年平均气温15度。年降雨量1300毫米。尼枯补住着哈尼族、汉族、苗族、彝族等四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86%。早在280年前,这里哈尼人的祖先就定居在此。目前,已发展为本辖区内的大民族。每年的农历正月中旬,哈尼人民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过“昂玛”节(当地汉语叫“祭龙”节),以本寨的“龙头”为首领在龙树林里祭典“龙树”,希望将要播种的庄稼风调雨顺,饱满丰收或清除村里的大灾大难;到了农历六月的第一轮“属龙日”哈尼人民喜气洋洋有过“苦扎扎节”,在明亮的月光下,成对成对的少男少女在千秋上翩翩起舞。哈尼姑娘身穿着的装饰捧着节奏叮当响,一对年青的哈尼女在飞舞的千秋上酿造他们的爱情和生活。还有每年正月初二日,年青的苗族小伙和漂亮的买哦组小姑娘在本寨公房里穿梭加箭打“鸡毛”,真看了眼花缭乱,赞叹不已。更还有四肢粗大的买哦组大哥吹跳“芦笙”舞,很钦佩旋转了九十九圈不倒地。翻了三十六翻猛然立身。继续来个“阿细跳月”。这里的民族虽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很贫穷。但这里的少数民族十分好客。体现了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特色。这里的民族虽然与大山同居,但这里的民族同与大山同乐,共享纯朴与优美。同美丽的大自然同苦与乐。这里的民族一年里节日盛多。每逢节日,载歌载舞,歌唱美好的生活,歌唱乡土风韵。以舞蹈、民族语小品等形式反映出当地百姓的向往和追求。赞颂当代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吐出了大山少数民族具有的特色。丰富了农村的精神文明风貌。展现了民族本色。但由于条件有限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都得不到迅速提高,制约着山区的发展和建设。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和建设,抓住机遇创新思路,拓展产业在现,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而扎实工作努力奋斗,建立社会主义新偏章。
村民小组或自然村:新寨,中寨,老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