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塘溪镇梅溪水库的东侧,有一个沿山而筑的村庄,这便是我县著名的沙村。据《沙氏家谱》记载,沙氏家族在南宋时由蜀迁移到宁波,已有800多年历史,沙村因村民多姓沙,故以沙村名之。沙村不仅以“沙氏五杰”闻名,而且是我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的诞生地。
在梅溪水库建成之前,沙村村前有一条小溪叫梅溪,村民们世代以梅溪水作为饮用水,就是这条普通的溪水养育出了闻名全国的“沙氏五杰”。在村党支部书记沙金的陪同下,我们沿着石板路,经过沙氏宗祠,来到沙文求烈士故居。在那里,我们边参观,边听取故居管理人员沙梧飞老人有关我县第一个澡支部成立过程的介绍。那是在1926年初,沙氏子弟沙文求奉党之命,回到故乡开展农运和建党活动。在沙文求的努力下,1926年4月,沙村农民协会正式成立,沙文求在领导农会会员与恶霸和奸商展开斗争中,发展五六名农会骨干入党。5月,中共宁波地委鄞县沙村支部建立,这是我县第一个党支部,也是宁波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由沙文求担任党支部书记。新成立的沙村党支部通过农会这一群众组织,广泛开展各项利民工作,如办贫民夜校、修水利、铺路等,并开展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封建迷信等斗争,为当时的工农运动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
在沙文求烈士故居,我们从陈列的史料中了解到“沙氏五杰”的传奇经历。老大沙孟海是闻名世界的书法大师,曾任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老二沙文求是大革命时期的CY广州市委秘书长,广州起义时与陈铁军一起壮烈牺牲;老三沙文汉是我党的杰出地下工作者,解放后出任浙江省第一任省长;老四沙文威是也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乾,曾以国民党专员的身份在国民党营垒中隐匿了18年;多才多艺的老五沙季同是徐悲鸿的得意门生。特定环境下的特殊经历使“沙氏五杰”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艰苦革命历程的一个缩影。
走出沙文求烈士故居,但闻“哒哒哒哒”的机器声从农民家中传出。沙金国告诉记者,这几年,勤劳的沙村人靠党的富民政策,纷纷办起了家庭工厂,全村610户人家,有冲床1200台。全村1610人口中,除老年人外,中青年劳力多以加工五金配件为主业,他们加工的半成品销往全国各地,去年全村工业产值达二千余万元。除发展工业外,沙村村民利用山林资源(沙村共有山林2884亩),近几年开发了毛竹、茶叶、桔子、柿子、杨梅等林特基地;也有村民以养殖牛、鸡、鸭等家畜来增加收入。
由于建造梅溪水库,村里有600亩土地被淹,有一百户人家迁入沙村新村。
沙村历来重教兴学成风,“沙氏五兄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近代该村还出了二十余位教授。据粗略统计,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村有六十余人考入大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