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寨村系田家窑镇辖下一行政村,位于田家窑镇东北方向,吡邻郭庄子、二道洼、曾家沟村。村子三面环山“面南背北”,卧居于约十五到二十度的斜坡之上,好似悬坐于宝坐之中,可谓之风水宝地。村子因三面环山而得冬暖夏凉,气候宜居,似想祖先也因此由山上也可说寨上迁移至此。 姜家寨村历史悠久,由先人口述相传可追溯至唐朝,据说当时北方胡族肆虐,时常骚扰我汉人安居。地居边陲,时逢乱世祖先只有好汉占山,建立姜家寨村,寨主据说姓姜名选(儿)。一说当时姜选儿是为樊梨花手下一员偏将,樊梨花镇守锁阳关抵御胡敌,派遣姜选儿驻扎姜家寨以作呼应,也做烽火之台,传递战情。为保卫我汉族儿女免受迫害立下汉马功劳!至今姜家寨旧址依旧有究考察,村子西山山顶极为平整,并四处可见古时瓦砾,半山并有不少窑洞。至今不少考古人士及盗墓人士还不时去山顶惊扰先魂! 寨子古时经历沧桑,祖先经过变故,不知几时姜家寨山寨由山顶搬迁至山寨的山坡之上,在民国及解放之后一段时间先祖就一直就居于比,常年住在窑洞之中。大致在改革开放之际大多数村民已迁址到目前村址之上,红砖蓝瓦、红砖红瓦整齐的、一排一排的房子就盖的气派了,至此村子大概已有百户,在籍人口三百到四百之间。村民民风纯朴,多以打工为主,辅以种田为生。地产丰富、粮品较多,田可种植谷子、黍子、麦子、莜麦、玉米、黄豆等多种豆类,并可种植各种蔬菜,瓜果。村子属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赤铁矿,黄沙矿,铜矿,金矿多种矿产资源, 西北方藏有品位较高的赤铁矿,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村里人富裕的根基,不足百户的村落,仅洛阳牌拖拉机就40余辆,搞铁矿运输。村民收入还有买卖杏核,采点药材,整点山货等。出于经济来源的匮乏,时不时的有些壮年劳力。 村民40%赵姓、40%高姓、20%的袁、陈、王、郭、梁、任、常等杂姓。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勤劳善良,典型的北方人。这几年有些变化,有商人投资,承包田地,搞合作,有种甜菜的、种小麦的、种松树苗的、种绿植树苗的、也有种谷子的,国家给的补贴不小,老百姓的收益一般,基本上200-300元/亩年。也有搞动物养殖的。不过小农经济,难免社会大环境影响,百姓生活任然步履维艰,有待村子英杰献计献策实现姜家寨村民们的中国梦!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村教育状况一直令人堪忧。先祖只为生活,饥腹难盛墨,多数人养家糊口既可,无暇修学识字。到了解放之后也是扫盲为之目的,更有甚盲未能扫!零星几人通过读书为村争光如高金龙,陈赵海。最为固定的一个时期为“徐士珍”时代,其人为姜家寨的民办教师,在姜家寨任教三十余年,虽有少数村民诟病徐老师水平有限等等,但就在他稳定的教育环境下也涌现了一批人才,在菜庄子乡及后来合并的田家窑镇一提姜家寨村的孩子,撑大拇哥的实数不少,期间较早的有赵永梅、赵永生、赵云,陈斌、王金梅,其后有高树全、赵永斌、赵永刚,上述在初中均有不菲名声,几人经过努力有的上中专、本科,更有甚学历至研究生,在外为村争光实现宏伟大志!之后徐士珍老师退休后村小学出现乱像,代课老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换两师是常态,直接影响村教育发展,并一度出现断层现象,再加之当时本地盛行念书无用论,读书遭人笑,玩矿牛叉叉,不念书也有小车开的观念盛行,使之教育荒废,有损村誉!邪风不正,姜家寨村的村民近几年重新重视教育,加码培养自己的孩子,回归正道,迄今又有不少年少的学子展露,相信姜家寨的人才在不久又会涌现!届时定能享誉田家窑镇,乃至赤城县!!! 村里也出了不少村里人认为的能人,如高龙凯、袁世勇、高富宝,高全红,梁刚刚等等,在村里大胆实干积极奋斗,为村里务农人员做出榜样,三里五村也小有名声! 行行出个状元,希望姜家寨的英才能宏图大展,期望着辈出的人才能带领古老的乡村走出现代化的步伐,为姜家寨增光添彩,共建和谐小康社会!!! 姜家寨村书记主任,袁世云,男,生于1979年,自2009年到现在任职,手机号17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