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原三合、猫山、高坪合并而成
三合村
该村位于镇境南部,距镇政府3.5公里。1950年底建干河村,1953年改为干河乡,1957年并入岚头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以干河坝、杨柳井、田湾3个坝子合建为三合大队,故名“三合”,1984年撤大队建三合村至今。全村人口1179人,全部汉族。境内中丘谷地,坝子较宽,川洞水库水渠通过。灌溉较好。耕地917亩(田600亩)。粮食产量90万,品种杂交水稻、玉米。国有林15亩,集体林1100亩,森林覆盖率45%。养殖业5户。村境蕴藏钾、铁、镍、硅矿、村校1所,卫生室1所、图书室1间、精神文明活动中心1个,体育场1块。已水电路三通,并有程控电话150门,手机60六,电视机150台,电冰箱15台,洗衣机109部。解放战争时期,村内有中共地下党员全朝德、张德明、贾树槐。
猫山村
该村位镇南,距镇政府4公里。1980年前归三合大队,1981年拆建,以地名命为猫山大队,1984年撤大队建村至今。村境地处中丘台地,南部向南斜坡,东北一片大岩,坡下有煤。耕地733亩,其中田70亩,主产玉米、大豆、小麦、油菜、水稻、烤烟等。下辖6个村民组,苗、汉民族杂居,558人(苗族39人)。全村电、自来水、公路均通。
高坪村
该村位镇东南,距镇驻所7公里。1958年人民公社化中,以境相对地势较高,并以高石坎、铜锣坪两个地中各取1字,建高坪生产大队。1981年因县内重名改为铜锣大队。1984年撤大队建村时,恢复原冠名建高坪村至今。村境地处低山(相对高差200~300米)地带,山峦重叠,谷地窄小,有耕地499.48亩,其中梯田275亩,主产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籽、小麦、烤烟等。20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后期,境内大片青杠林放养柞蚕,为县内柞蚕主要产地,蚕茧销售收入为村民一笔财源,林产品还有油桐、茶叶等。现有集体林1520亩。煤矿蕴藏较丰,有小型煤厂2个,民国时期为银耳主要产地。铜锣坪,位村中部,古时,其地为苗族聚居村寨,清代因修堰,控出铜锣一面而得地名。咸丰、同治年间,苗族武装反清,被剿平。现村民都是光绪年间及以后迁入的汉族。村辖6个村民组,汉族聚居,873人。实现水、电、路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