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阻虎乡迎恩堡村

迎恩堡村介绍
迎恩堡简介迎恩堡位于朔州市平鲁区西北境,阻虎乡迎恩堡村内,西距长城4公路,南距区府驻地井平镇50公里,109国道行经堡北,西出白兰口入内蒙古清水河县。迎恩堡创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始为土筑,万历元年开始以砖石包修了堡门和堡墙。周长一里五分(约750米),墙高三丈七尺(12.33米),置东门。原设守备官1名,官军545名,马七十匹,分管长城一十里五分(5.25公里),边墩(长城敌台)17座,火路墩(烽火台)5座,小市场(小马市)1处。隶属大同西路参将(驻扎平鲁城,今凤凰古城)管辖。进入清代顺治年间,因为跟朝换代,迎恩堡失去其战略作用,被清廷裁撤,雍正十年又复设官兵,为分防迎恩堡把总1名,马兵4名,步兵36名,配有守城火炮。隶属分防平鲁县路参将管辖。清朝晚期演变为民堡。迎恩堡修筑背景:明王朝嘉靖年间,北方草原蒙古部落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到嘉靖中期,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俺答汗部下蒙古骑军十万,军事实力空前强大,并且经常驻帐于呼和浩特地区,对明朝西北边境军事防御构成了很大压力。嘉靖二十一年五月(1542),蒙古首领俺答汗派使者石天爵(明朝时期汉人,被蒙古军掳掠至草地,后被蒙古部落利用)进入大同镇边堡向明朝请求贡市(以进贡的方式向明朝换取物质所需)被明朝斩首示众,拒绝贡市。不久俺答率领十万蒙古军南下攻入明边,深入山西内地,攻城城陷,下堡堡毁,所向无敌。明廷在惨重的代价之下,继续加强军备,沿着大同东西一线投入大量白银,加强和新修沿边城堡、边墙。嘉靖二十三年二月,大同巡抚赵锦奏请明廷:“设险以御虏患,召军沿边修筑墩堡”被批准,发太仓银五万用于筑堡。嘉靖二十三年七月,迎恩堡连同大同西线的杀胡、威胡、败胡、阻胡、灭胡等边堡相继竣工。迎恩堡居于长城冲要边口寺怀口(迎恩堡西南)和镇川口(今白兰口,位于迎恩堡西北)的中间,是蒙古军入犯朔州、撤退出边的要隘冲口。修筑迎恩堡之前,这里长城防御线南向线段属于朔州卫井平城管辖,北向线段属于平掳城(今凤凰城)管辖。明正德十二年八月(1517),武宗皇帝不听大臣劝告,出居庸关,巡视大同边关一线,往返逗留于阳和(今阳高县)、左卫(左云县)等城堡,历时一月时间仍不返京。朝中大臣很是焦急,但是武宗朝阳逗留大同地区。九月底,蒙古军前来返边:“拥众去阳和边不远,且分营深入抢掠”。武宗皇帝亲自督军迎战,战斗十分激烈。在城南涧子村双方进行大战时,武宗率领明军殊死决战,难分胜负。后来参军郑彪从阳和城驰来助战,蒙古军才稍稍停下,日暮时分,武宗和军队在应州城南的山前驻扎,以此为营垒(今应县护驾岗村),与士兵同吃同住。第二日,蒙古军组织大众来攻,武宗亲督将士力战,还亲自杀一名蒙古军,明军士气大增,“自辰至酉,站百余合,虏乃退”第三天,蒙古军才有所退缩,武宗与众将士“且站且进,追至平虏、朔州等边。”正赶上天刮大风,雾霾较重,武宗下令停止追击,就地在一山包前整军休息。这座武宗休息过的小山包,就是后来的“迎恩山”。嘉靖二十三年增修沿边军堡的时候,武宗皇帝当年追击蒙古军出边后,收兵休息的附近也筑一堡,取名“迎恩堡”,堡址就在“迎恩山”前100米的地方。在当时,迎恩堡是当时唯一没有使用“胡”或者“虏”等敌字眼来命名的边堡。正德十二年武宗皇帝出居庸关时,曾被大臣张钦坐在关上阻挡出关,在关前休憩的地方后来也修建了一个纪念亭,取名“迎恩亭”。东有迎恩亭,西有迎恩堡。这是正德十二年武宗皇帝走出北京巡视大同边关的历史见证。迎恩堡现在建筑:基本呈方形,墙体保存完整,包砖不存,底宽18米,顶宽3米-4米,残高11米。东门外有长25米、宽15米的瓮城遗迹。堡有角台4座、马面4座。堡内原建有的衙门院、戏楼、粮仓以及各种庙宇等,现只存遗迹和建筑废墟痕迹。村民院内遗存一石刻匾额,长120厘米,宽60厘米,中间上方刻“迎恩堡”三个大字。起首右刻:“钦差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地方监理粮饷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崇古,钦差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事御史刘应箕......”等字样。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迎恩堡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阻虎乡>迎恩堡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迎恩堡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