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桥村十景诗》中,晋源区赤桥村的稻田,被描述为“稻垅波翻”。
十几年前——
在煤炭经济影响下,难老泉水逐年减少,晋祠大米主产区几乎全部荒废。
2010年开始——
晋源区开始保护性复种晋祠大米,到2015年已复种2600多亩。
据介绍——
赤桥村水稻种植,借助了云南云上梯田的做法,“梯田连成片,有山有水有文化”。
同时,注重开发稻米附加值。
祭祖
赤桥古村——
有着2500年历史,“孝”文化深厚。
昨日,首届“第一碗晋祠大米”稻香文化节仪式上——
村民们将新打的稻米端进祠堂,敬香、奠酒、读祭文,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各家最小的孩子,端上新水稻做出的首碗米,请村里德高望重的8位九旬老人品尝。
文化节上——
当地民间艺人,表演《卖元宵》《人说晋祠好地方》等太原秧歌,展示传统秧歌艺术魅力。
转型
赤桥村,历史悠久,因豫让桥而得名。
相传——
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之际,义士豫让刺赵襄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石桥上。
今日赤桥村——
保留有古豫让桥、豫让庙及塑像、官道、智伯渠等极具文物价值的遗址,部分遗址遭到了严重破坏。
随着当地生态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古村赤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企事业单位:造纸厂,南郊区三晋建筑材料厂,南郊区赤桥石膏厂,南郊区赤桥泡花碱厂,造纸厂废纸收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