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古称浑头和横头,位于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北仙寓山麓。宋属仙桂上乡昼锦里,元代改里为都,属二十都。祁门民谚道:一文堂,二渚口,三彭龙,四历口,说的便是昔日文堂在祁门西乡的位次和富甲程度。
文堂始居者为陈氏,据《陈氏家谱》载:文堂陈氏乃坑口竹源始祖彦文公的后裔,北宋徽宗大观3年(1109),彦文公15世孙陈嘉言迁居文堂,历经数代,子孙繁衍,村庄兴旺。后他姓渐入,村庄日大,分为上、中、下3部分。从整体看,文堂依山傍水,村落开阔。文闪河从村前逶迤东去,碧波遴遴。古村在山水环绕下、古树掩映中,尤显秀丽。村中古有十景,如今虽多半难见原貌,但仍有不少古迹可寻:昔日村边有古道可通达首府安庆,由清一色的石板铺筑,道旁有凉亭、楼榭、庙宇等建筑。如今村头尚有一亭台保存完好,亭上首左向乃普护庵,庵虽已破,但气势不减当年。庵门右首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碑,为:伯三公坟山合议禁约。此碑的目的是为整饬乡规,规范民行,严防村口树木、塘坝遭损等。
沿当地人称作转水湾的河段往左为下文堂,村前遗有一人多高的石质断墙,这是旧时的护村坝。继续前行百米左拐,便是奎光牌坊的遗址,此坊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高大恢宏,雕琢精细,其额坊、上坊、定盘坊及石柱浮饰图纹精美华丽。此坊是为明代苍崖公陈中立而建,毁于“破四旧”之时。如今青石仍在,默默地述说着历史。过奎光坊迎面是敦本堂,是中文堂一脉的祠堂。陈氏子孙分支多,每支一个祠堂,旧时村里有祠堂10多座,如今只剩敦本堂、一本堂、四维堂和永锡堂四座。
文堂多巷道,老街四通八达,曲折迂回,人入其内,犹如进入迷宫,村中最大的古建筑永锡堂就在其中。永锡堂是文堂陈氏仕藻公一脉的古祠,是族人祭祖,议事,解决纠纷,规范礼制以及举行大规模活动的场所。该祠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陈舍升公之手,取名于《诗经》“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句。此堂占地广阔,气势非凡,整体被3米多高的院墙围着,两侧各有一扇圆门相向而开。入门可见堂前场地开阔,往日门额上高悬着一块匾额,书有“五经凑续”4个大字,据说为皇帝御笔亲书,足见陈氏家庭之不凡。此堂尤以一对石鼓出名,其来历传说有二:相传石台阳坑头出了个李布政司,得知家乡修谱建祠,便找人造了一对汉白玉石鼓叫手下送达阳坑头,手下人未曾听清,以为是浑头,匆匆将此物送达浑头便丢了下来,这就有了今日永锡堂的汉白玉石鼓;另一说法是明代江西一陈姓官员与文堂陈氏沾亲,文堂上村筹建永锡堂时,正值奸臣严嵩被抄,其家珍贵宝物汉白玉石鼓就这样被当作礼物送往文堂栖身。与永锡堂相距数米的是四维堂,取名于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者”之句。
如今来到文堂村,还可以看到有农家在用古老的木制活字排版印刷文堂陈氏宗谱。据印制宗谱的师傅介绍,这套活字印刷手艺是祖传下来专门印宗谱的,目前只有一种版式,30000多个木制活字,印刷前先捡字排版,然后涂墨用宣纸印刷,再用棉线装订成册,两个人操作,每天只能印刷五个版面,印制的宗谱字迹清晰,经久不褪。这样依序传统的做法,也许在当今的中国也不多见了吧。
说到活字印刷,不能不提到文堂古代的教育兴盛。书载:文堂崇文尚教,蔚然成风。文堂陈氏始祖陈嘉言即为南宋进士,自其开始,文堂便成了诗书之村,明清时期,不大的村中就有私塾20多所,实不多见。据有关人士统计,这座方圆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古代就出举人4名,进士2人。文堂因而学者名流,层出不穷,其中以明代中叶“四山人”最出名,陈氏4兄弟分别名向皋、向敏、向荣、向秀,皆能诗赋,尤擅书画,名震江南,合著有《池草集》。万历时人陈履祥师从罗汝芳,有“罗门高足”之誉,曾授徒于金陵一带,弟子无数,著作等身。与其同时人陈昭祥文风高逸,为世人所推崇,当时名士竟相与其交好,有“昭代大儒”之称。
文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三溪河从村前逶迤东去,碧波粼粼,河堤杨柳青青,翠竹婆娑。村中古有十景:飞龙晓日、峡山朝云、鼓楼书静、沧溪晚歌、江村夕钓、藻潭夜月、芳洲烟树、紫溪桃浪、西峰暮雨、历山远汉。可惜如今多半已难觅其影踪。
往日的十景虽已不复见,但流逝的岁月掩不去这里的青山、绿水,文堂村有七个村民组、1100多人口,人均拥有山场20亩。勤劳纯朴的文堂人骨子里含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道德来约束村民的行为。村庄对面一座山,绵延数里,自北向南山势呈“一”字形和“金”字面。为图吉利,古人取名“一万金朝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招徕鸟兽来此栖息、繁衍,文堂人与之和睦相处,朝夕相伴。2007年,经祁门县政府批准,文堂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
绵延数百年间,文堂不知出了多少文人学士和书画名家,往日的文化氛围如今化做深厚的历史积淀,流逝的岁月掩不去这里的儒雅风韵,文堂愈加显露出古朴别致。步入文堂村,极目远眺,满眼青翠。特别是村前“一万金朝山”更是生机盎然。1995年,该村荣获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称号。
走进文堂村县级自然保护区,绵延的“一万金朝山”满眼青翠、浓荫蔽日。“这里已形成‘村民自治,群防群守,共建美好家园’的管理机制。”村支书这样告诉我们。经过多年呵护,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增长,文堂已成为祁门一朵绿色奇葩,文化传承的故园。
企事业单位:文堂木竹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