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纂村,隶属锦绣川乡,耕地360亩,荒山4110亩。位于三面环山的葫芦峪里,村南面的道路直通锦绣川水库。历史上是有名的穷山村,改革发展成济南市郊旅游胜地。
中文名称 金刚纂村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 地理位置 锦绣川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的深山老峪中 人 口 610
目录1 历史面貌 2 开山劈路,当代愚公 3 旅游开发
历史面貌编辑
金刚纂村位于锦绣川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的深山老峪中,三面环山,一面临沟,交通闭塞,只有村南一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路通向村外,是一个穷得出了名的小山村。至1989年,全村160户、610人,40多人打光棍,年人均收入不足150元,有山岭薄地39.3公顷,荒山秃岭150公顷。人吃水历来依靠山上石缝中渗出的水, 遇上天旱,只有到4公里外的邻村挑水吃,靠天吃饭。住房多是年久失修的茅草屋。
开山劈路,当代愚公编辑
自1991年马光业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4年开始任党支部书记)后,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4年迈出4大步:
(1) 1991年建南山路,打开南大门。筹集9000多元,历经3个多月,投工2万多个,搬运土石1.5万方,削掉3个5米高的小山头、架设4座拱桥、垒石堰2000多米,将弯曲的小山路取直拓宽成一条长3公里、宽6米的砂石路。
(2) 1992年建水利设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金刚纂人在没有施工机械的情况下, 克服困难,自力更生,用镐刨、锨挖、肩抬,历时8个月,建成总容量为5100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 修建了二级提水站1处,在半山腰建成防渗渠道526米。从此金刚纂人不仅结束了靠天吃水的历史,而且改善了灌溉条件。至1995年,全村水浇地扩大到29.5公顷。
(3) 1993年挖坑、栽树,建设杏花村。干部群众出义务工, 在150公顷的荒山秃岭上挖了长1.5米,宽、深各1米的树坑10万余个,全部栽上仁用杏树。
(4) 1994年劈开北山岭,打开北大门。全村上有八旬老人、下有十几岁的儿童240多人参加了开山修路工程,至1995年底,填平了长80米、宽2米、深5米的山沟;将1530米长、5米高的石梁劈下,并砌垒了长160多米、高4米多的石堰;完成了长1930米、 路基底部宽10米、路面宽8米的硬石路基铺设工程。下落36.7米的劈岭工程已于1996年7月10日实施了定向爆破。 此路建成后,原到济南市区50公里的路程将缩短一半,对方便交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旅游开发编辑
金刚纂村距市区30公 里,区位交通条件良好,可进入性强。地处在济南南郊城市游憩带范围内, 南郊片区在济南城市被定位为泉水生态休闲度假区和济南市“后花园”,综合开发潜力大。
这里森林茂密、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古迹众多,盛产花椒、核桃、山韭花、茶树菇、红棉球山楂等,春夏之际各种可食野菜遍布山野,可谓“世外桃源”。作为纯山区,以其独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对城里人暂时逃避闹市回归大自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