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张二庄镇第六店二村

第六店二村介绍

第六店二村处于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张二庄镇。山明水秀,物华天宝,风景秀丽
第六店二村与周边地点:第六店一村,第六店三村,第六店,南英封西村,南英封东村,苏堤村
第六店村位于魏县东南端,地处河北魏县与河南清丰县交界处的卫河北岸。据新版《魏县志》载:“第六店原属河南清丰县,现为魏县张二庄镇管辖。”
第六店古名“羲阳聚”,后改“戏阳城”。据《水经注·洹水》载:“羲阳聚,古地名,洹水南,丹朱夜游处。”历史上此地西濒黄河,北依洹水,西北与白龙潭相望,林木葱郁,鸟语花香,云白水蓝,游鱼飞曳,风景秀美。相传,尧帝于丹朱曾到此游玩,并筑夜游台。据先秦典籍《山海经·海外南经》及《上古神话演义》记载,“帝尧子丹朱,不肖,傲虐是作,惟漫游是好。一日,被帝舜征召,路过羲阳聚,为此地美景所迷,留恋忘返,昼不尽兴,又欲夜游。于是,强征当地民夫连夜堆土垒台。不久一座高数十丈,周500步集观赏,游玩为一体的圆形台式建筑竣工。丹朱一行在台上饮酒放歌,尽情纵乐。丹朱去后,此台遂被命名为‘丹朱夜游台’。”几千年来,丹朱夜游台历经风水侵蚀、人为破坏,如今已高不过两丈,周不足二百步,但仍兀立地面,尤为可观。
元未明初,战乱不断,加上水旱蝗灾,瘟疫流行,广大中原地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萧条一片。特别是靖难之役后,大名、魏县一带作为燕王朱棣与建文帝“南北拉据战”主战场,更是出现了“白骨露于野,百里无鸡鸣”的景象。明政府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大力推行移民政策。永乐年间,一支移民队伍在明政府的组织下,从山西洪洞县出发,几经周折,陆续到达了今天的第六店村。初到此地,并不成村庄规模,范姓、张姓数户人家零星分布于十字街周围,其中,有一户人家在路口办一小店。后来,李姓,周姓、刘姓等人家陆续迁入,形成了村庄。宣德(明宣宗年号1426—1435年)中,赵府平乡王朱高燧途经该村,因爱女(皇姑)突发急病,留宿于小店中。据传,他夜梦神灵点拨,修建泰山奶奶庙。庙建成后,皇姑仍不治而亡。赵简王悲痛万分,葬爱女于今第六店村西门外。他临走时得知该村尚无村名,于是便以他路上食宿店的次数为由,起名“第六店”。
五百多年来,皇姑坟虽历经风雨,但坟形始终未变。坟前石碑上有一夜明珠,每到夜晚珠光照耀,为卫河来往船只导航。建国前,该坟被盗,夜明珠下落不明。今皇姑坟遗迹尚在。
随着引黄入冀项目的实施,滚滚黄河水从河南省濮阳县穿越卫河底部流入河北省境内首先经过的就是第六店村,“引黄入冀”工程是河北省引黄西线工程的一期工程,自黄河北岸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濮清南总干渠首渠村闸引水,在清丰县苏堤村由穿卫枢纽穿越卫河进入河北境内。
卫河发源于河南省太行山区,流经河南安阳、濮阳及河北邯郸,在馆陶县与漳河汇合。卫河一年四季有水,为中国少有的南北走向的河流。黄河水穿过卫河之后,首先进入魏县,再经超级支渠、魏大馆排水渠、民有总干渠等,惠及魏县、大名、馆陶、广平、肥乡、曲周、邱县等7个县的400多个乡村,控制灌溉面积达80余万亩。
村里单位:第六店二村卫生室,第六店二村村长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第六店二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张二庄镇>第六店二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第六店二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