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泥河子村

泥河子村介绍

泥河子村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空气好,风景秀丽
泥河子村与周边地点:崮山坡子村,韩家村,山后村,西卧牛埠村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刘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村中有条小泥河而得村名泥河子。
​【地理实体描述】泥河子位于驿道镇政府驻地西南5.8公里,崮山后,村东小河北流入赵家水库。正方形聚落。全村160户,593人。耕地69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兼有苹果。
据《四续掖县志》乡社记载:第七区公所在驿道村,盛水乡公所在初家村,领六村:前庄李家、后庄李家、盛水头、初家、三岔口、泥河子。四至:东至八区大黄泥沟,西至山后村十二里,南至上仲家沟村八里,北至沙现村十里。
​【姓氏源流考】本村刘氏一族系,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考说:刘氏先祖出于山东定陶县西北。相传尧初居于此,故称陶唐。《刘氏碑》载:祖始于陶唐氏,是黄帝之后,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南),尧为其首领,后人封于刘地,因地而得氏,故姓刘。又据《唐书•表•宰相世系》卷七十一上记载:刘氏出自祁姓,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封为杜伯,亦称唐杜氏。至宣王,灭其国。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士会。会适秦,归晋,有子留于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秦灭魏,徙大梁。生清,徙居沛。生仁,号丰公,生煓,字执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汉高祖也。高祖七世孙宣帝,生楚孝王嚣,嚣生恩王衍,衍生纡,纡生居巢侯般,字伯兴。般生愷,字伯豫,太尉、司空。又据《元和姓纂》载:东莱刘氏汉室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城阳王刘章,十世孙封文王刘悝庶子别封为掖侯,他的后裔因居于东莱,有东汉刘毅、刘暾、刘胤和唐朝吏部侍朗刘彤,就自称为东莱刘氏后裔。因系东莱刘氏汉室: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章,吕后册封朱虚侯,诛灭吕氏外戚有功,加封城阳王。据东汉应劭撰《存城阳王景王祠教》:自琅琊、青州六郡,及渤海都邑,乡亭聚落,皆为立祠。″元代于钦撰《齐乘·古迹》载:城阳景王庙在莒州城内,庙久废。州署内有古槐,半体如枯槎,而根叶繁茂,相传是章手植。刘章十世孙封掖邑,故东汉刘毅、刘暾、刘胤等皆为刘章后裔。又据武官刘氏谱:来之远矣,自唐及宋号为望族,见《刘长生祖茔碑》一文。大刘家村《刘氏族谱》:余家自明祁由蜀迁莱,居掖县城西之大刘家疃,始祖则是从成都迁居掖县等。又据《续掖县志》拾遗记载:晋刘暾,叔父彪,位至北军中侯藩,义熙中为兖州刺史,弟總,字宏纪,好学直亮。子佑,为太傅属。又子白,太子舍人。果烈,有才用。宋末,徙居掖县香疃社在桑树成林之旁刘家村。清康熙年间又徙居掖县仙化乡沙现社西边崮山麓下建刘家村,后有徐姓、王姓、杨姓等陆续迁入定居落籍,因该村中有条小泥河而更名泥河子。
本村徐氏一族系,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考说:徐氏出东海高平、琅琊、濮阳。《路史》云: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其子孙以封地为氏。古传殷民有六族,内有徐氏。《史记》载:嬴姓分封有徐氏。《徐偃王碑》云:徐氏十五其九十皆于偃王。春秋时徐偃王为楚所灭,徐子章为吴所灭。又据徐氏谱记:徐天爵,子三:懿宗、俊宗、圣宗。懿宗子三:尚忠、尚全、尚孝。明末清初徐尚全携子徐虢徙居掖县沙现社在东卧牛沟崖上小夼,至清雍正年间徐景清携子徐源又南移越过一条沟曰泥河子定居落籍。
据《莱州市志》烈士名录,泥河子村:王文忠、徐风斌、杨绍喜、徐风臣、徐京民、刘洪福、王文华。
村里单位:泥河子村党支部、泥河子村村委会、泥河子村超市、泥河子村活动室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泥河子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驿道镇>泥河子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泥河子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