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大井村位于罗甸县董当乡北面,距县城23公里。处于东经106048′28″—106°55′39″、北纬25°31′12″—25°35′47″之间。
二、人口数量、民族构成
大井村辖8个村民组,全村1452人,布依族占95%,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村。
三、村寨名称来历
大井村内有两个寨子—大井寨和小井寨,由不同方向溶洞中流出的三股清澈剔透的碧水汇成的大井河从两个寨子之间流过。关于大小井寨的来历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远古年间大山脚下的布依寨旁有两股泉水从石缝里流出来,四季不断,雨季不浑,冬暖夏凉,清澈甘甜。后来,有一位布依老人“保布浩”(当地人称是“白虎岩”的现身,保:布依语,老人的意思,布:坡的意思,浩:白的意思,全称为布浩老人),为方便寨人担水,不辞辛劳,不分昼夜在石缝口出水口处修了一口井,又在旁修了一条石板路。井、路修好后老人就不知去向了。人们称此井为大井,大井寨因此而得名,寨前的大河也命之为大井河。由于人口的增加,部分群众搬到大井河对面居住,便形成了今天的小井寨。
四、资源状况
大井村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林地占76.9%,耕地占3.6%,水域占1.5%。耕地总面积732亩,其中基本农田558亩,人均占有耕地0.55亩,人均基本农田0.42亩。大井村地下暗河水流分布比较集中丰富,区域内有打黛河、大井、小井三条河流。年降雨量在1100-1300mm之间。
大井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境内有融竹、水、洞于一体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村内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小井风景名胜区。景区主要由响水洞、狮子洞、芭蕉洞、跑马洞、月亮洞、白虎洞、硝洞等99个洞穴组成,与面积约9平方公里的喀斯特打黛河“天坑”融为一体,曾被法国地质专家喻为“东方洞穴博物馆”。还有打黛河天坑一线天,干毛坪凉风洞和万亩原始次生林等自然景观。
五、经济来源
大井村平均海拔450米,日照时数为1398.8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8.5℃,无霜期为320-350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传统的农业种植外,勤劳的村民借助资源优势,种植早熟蔬菜及秋冬菜,发展旅游经济,收入年年创新高。2010年大井村社会生产总值35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0元。
六、民族文化
大井村布依族独有的节日为:三月三。三月三(或三月十三),亦称“枫香叶节”,据俗传来历为:从前有位聪明、手艺出众的布依族姑娘,于三月十三这天和七仙女在大枫香树上比赛织布,姑娘赢了,一时高兴失足跌落树脚身亡。后人为了纪念她,每年的这一天,都用枫香叶、染饭花制成五色糯米饭,祭祀这位姑娘,日久成立传统节日。
大井村布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其中,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饮食让人垂涎三尺。酝酒:布依族喜欢饮酒,一般自酿。大井村民依照布依族传统工艺酿制的酝酒,因口感好,不刺喉,饮后不上头、不口干,是待客的珍品。黄豆鸡:黄豆是布依族主要副食品之一,大井村民用黄豆与土鸡共同烹制的黄豆鸡,色香味俱全,让人赞不绝口。
七、新农村建设
2006年大井村列为全省新农村“百村试点”建设以来,采取几条措施,使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先后被授予州县文明村、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和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进村。
1、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房改造,硬化村(寨)道路、景区步道、河边步道,建设河边码头、河边观景台,公厕、景区大门、村委会办公大楼和综合停车场,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
2、生态建设。种植小叶榕、凤尾竹、三角梅、一品红、杨柳和桃树等苗木3万余株,放养鱼苗10万尾等。
3、加大宣传,提升知名度。借助两届高原千岛湖旅游文化节举办契机,向省内外客人宣传推介大小井,提升大小井风景区知名度,旅游收入达3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