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黄贤村

黄贤村介绍
黄贤人。黄贤村的历史遗迹和世代口碑,还有林逋遗诗中怀念故乡之作,它们凿凿有据,也可相对照、相印证。明嘉靖《奉化县图志》曾有这么表述:“黄贤村处士林逋所居,后隐杭之西湖。”清光绪《奉化县志》载:“林逋,字君复,忠义黄贤人。”黄贤即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位于奉化东南的象山港北岸。忠义乡始置于宋景德三年(1006年)一直沿袭到清末,民国则改为忠义区,所辖区域为奉化象山港沿海一带,即今莼湖、裘村和松岙三镇的绝大部分地区。在明代,曾纂弘治《奉化县志》的奉化诗人汪纶,写了一首《黄贤》:“黄公采芝商洛去,海上孤村寄旧游。晦迹已终秦二世,洁身不入汉诸侯。青山窈窕云长在,绿树逶迤路转幽。此地更闻林处士,清风高节继前修。”诗中道出了黄贤这个古村落的村名由来——据传汉初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崔广)原在黄贤的商山居住,后往陕西商洛。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作者在最后两句,则以史家视角剖析了林逋向慕隐逸的前尘来路。林逋辞世后,世人多以“和靖先生”相称,而奉化黄贤的林氏后裔们,世世代代尊称他为“梅鹤太公”。这个称呼在黄贤村可谓妇孺皆知。传至明代,三十五世孙林守栋,惟恐后世子孙遗忘这位长眠杭州的太公,特地撰写了《上林祖宅第记》,训诫子孙们在祭祖敬宗时,应将这位叔祖像亲祖一样敬奉,并规定每年清明节,族人应轮流去杭州孤山扫墓,而客居杭州的子孙,也应请乡里来的族人吃上一顿清明饭。这项族规一直沿袭到解放前夕。在黄贤村,当年曾赴孤山林墓祭祖者,至今仍有人健在。综上:两位文人奠定了黄贤村的文化基础。不管林逋究竟是不是奉化黄贤人,但是从历史上看,这里起码给过他曾经向往的世外桃源生活,与世无争的生活。而他给黄贤村的后人带来的也是“梅妻鹤子”的精神寄托,向往自由和平、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工业:黄贤村历来靠手工制作砖瓦为生,故亦称瓦窑村。从明朝弘治年间始有人填湖置窑,嘉靖年间,烧制砖瓦达数百户。据清《(乾隆)萧山县志》载:砖业各村,皆业陶。到1925年沿湖住308户,有大小土窑63座,砖瓦品种35种以上,年产砖瓦1250万块,小瓦560万张,已具相当规模。抗日战争前后,逐年减少,砖瓦业趋于萧条。1949年后,特别是1958年以来,黄贤村在附近浙江、杭州两家砖瓦厂的影响与帮助下,于1963年建立湘湖、跨湖两个砖瓦社,才结束了世代单家独户的手工劳动。为了便于工农业的管理,1970年4月,湘湖砖瓦社实行工农分别建置,一部分为黄贤砖瓦厂职工,另一部分为黄贤大队。时黄贤村村民多为老人和幼童,且人多耕地少。遂于1974年在跨湖桥南端投资102万元,建造第一个村办企业--砖瓦厂。现该厂已有36门、22门轮窑2座,有日可产2万张平瓦的挤出机一台。年可产砖5000万块,平瓦100万张。1992年产值达535万元,净利35万元,职工471人,有固定资产308万元。在已举办的10多次浙江省、杭州市砖瓦协会质量抽检中,产品质量均名列前三名。产品在萧山和邻近县(市)有较高的声誉。靠砖瓦起家的黄贤村,用滚动积累资金,充分发挥靠近城区信息灵交通便的优势,发展村办工业。1977年创办萧山散热器厂。1979年后,又相继办起了杭州钱江食品厂、萧山通用塑料厂。1991、1992年萧山散热器厂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工业先进企业和萧山市一级工业企业。年产值601.7万元,利润55.07万元。1991年钱江食品厂获杭州市食品卫生信得过单位,产品销往全国。1992年城厢砖瓦厂被评为萧山市一级工业企业。到1992年底村办的4家企业工业总产值2617.5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98.2%;有固定资产979万元,年净利107万元,共有职工892人,能解决村民的就业。文明建设:1972年,修筑至杨村机耕路一条。1985年,村投资2万元筑桐照-杨村公路。1988年,投资8.5万元建自来水站。1981-1992年,投入资金约45万元,改造村内道路、桥梁。1991年,投资4.4万元,整改照明、工业用电线路。同年装直拨电话一门。1992年有村电话总机1台,分机50部。1981年开始新村建设规划,对旧房拆迁户实行补贴,优惠供应建筑材料,提供建筑条件,当年建楼房768平方米。至1992年,97%村民迁入新居,人均建筑面积70平方米。1982年开始对妇女年满60岁、男子年满65岁者发放养老金。1990年,建立老年活动室,并规划筹建黄贤公园。1992年,月均发放养老金2000元。1992年全村80%以上户收入超万元,村民生活安定,村风良好。1983年,投资32万元建梅鹤剧院,次年建成,座位1160个,配专职电影放映员,每月上映电影10-12场。1984年,投资2.5万元建电视差转台,并自办录像放映节目。1984年实行小学免费教育,对小学优秀学生及考入初中以上各类学校者分别授奖学金(每学期初中50元,高中100元,中专200元,大学500元),对教师月人均补助45-65元(后为65-85元)。1986年考上大学3人,中专1人,高中3人。1990年建新校舍,建筑面积840平方米。1992年村校教师8人,学生150人。在大中专院校就读或已毕业者10余人。1981年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奉化县(市)、宁波市先进支部。黄贤村为奉化市、宁波市文明村。二、黄贤村现状现在的黄贤村发展主要依赖于旅游业,主要有黄贤森林公园和黄贤水上乐园。黄贤森林公园距奉化市区35公里,距宁波市区40公里,距宁波机场45公里,规划中的象山港大桥和沿海中线将从黄贤村前经过。旅游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森林面积10200多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是一个集山川美景、滨海风情和人文古迹于一体的省级原生态森林公园。整个森林公园区主要有红岩飞瀑、庙山亭、清和门、蟠龙寺、东祠庙、张铁岙农家乐、黄贤湖、黄公墓、向阳海岸、黄公广场、东元塔、肖孙阁、飞云墰、海上山海关等28个景点。从奉化市区驱车40多分钟,位于东南海滨的黄贤村才展现在游客面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偏僻、尚未开发完毕的村落,07年五一长假,访客数量就达到16000人次。村里最先完工的明珠湖景区,由于是宋代隐逸诗人林逋的故里而增添了几分人文色彩。村民将之视为黄贤的“西湖”,湖上的清鹤桥、九曲桥寄托着对先人的追思。而湖畔的南山,又被戏称为黄贤的“孤山”。不分山林,但“分树到户”用“种树”、“养山”代替“砍树”和“毁林”,得益于黄贤人一个持之以恒的举措。从1972年村里决定全面封山护林之后,30多年来,黄贤的万亩山林,除了1000多亩经济林由村民承包外,其余都归“集体养护”,统筹发展和利用。合理使用”相配套的山林管理措施,还包括“科学种植”和“集体养护”。“科学种植”意味着从实际出发,哪片山适合种啥就种啥,“黄土种茶树,黑土种果树,后山种茶树”;“集体养护”的实现途径是:村里组建近30人的护林队,分守在20多个山坳里,阻止“偷砍偷伐”。从那时开始,每年一过正月十五,黄贤村就会出现持续半个月的“集体种树”场面。村里、生产队、乃至每家每户都会相应领到种树数量的“硬指标”。除了面积较大的南山运用“播籽法”外,其他山林的“山下五里路、山上五里路”,都是村民用人工一棵棵种出来的。稚嫩小苗终于郁郁成林,林伟表至今仍能在千棵大树中指认出,哪些是“自家”的水杉树。三、黄贤村未来五年计划森林公园好风光,百姓接待游客忙,文化素质要跟上,生活水平上一档??”,这是黄贤村支部书记林孝良编写的村发展规划顺口溜中的一部分。按照多方论证描就的村发展蓝图,未来的五年中,黄贤村将成为旅游特色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1.高起点、大投入,打造美好家园经过多年的建设,黄贤村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小康示范村和浙江省卫生村,在今后的五年时间内,黄贤村将以这些省级荣誉为起点,以改水、改路、改电、改厕、改陋习等五改工程为抓手,以经费投入为保证,在打造美好家园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脚步。实施大茅岙水库改造工程,使得改造后的水库水质优良,供应全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需求,对村庄周围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建立专门的护河人员,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呈现出清渠水绕村庄的美丽画境。为配合旅游开发的需要,在全村各交通要道以及河道旁边增加路灯的数量。进行厕所革命,在一些旅游景点建设高标准的厕所,对村庄原有的厕所全面改造。增加休闲广场的数量,在原来白马公园的基础上,在增加2到3个休闲公园,让群众拥有设施齐全的锻炼场所。改造村庄内部的交通结构,建立一条步行街,旅游产品一条街,按照接待游客的要求修建停车场,启动旅游配套场所建设,在五年内,动工建设黄贤宾馆,形成一个吃住玩乐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黄贤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黄贤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黄贤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