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宜路镇王楼村

王楼村介绍

王楼行政村村委会,地处东经115°20′,北纬33°28′。宜路镇镇政府东7.5千米,与安徽省界首市芦村镇接壤,南紧邻乡道019,北与吴庄村委会为邻。现有耕地4134亩,户籍人口2668人。1961年成立王楼大队,1983年改称王楼村委会。所辖:王楼,王李庄,王寨,东王庄,赵庄,小赵庄等六个自然村。在姓氏分布中以王姓者居多约占总人口的75%,赵姓约占总人口22%,李氏,牛氏等姓氏约占总人口的3%。 王楼,王李庄,王寨,东王庄所有王姓者,均为三槐堂之后裔,明洪武年间(1377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今河南项城槐店集,越数世,因遭河决水患一世祖(佚名)命二子礼,纲二公移居东北乡铁佛寺北十里芦草沟畔。各居洼东洼西名曰东,西王庄。礼,纲二公在其宅栽槐,没后在其茔栽槐,以示不忘先祖,庇佑子孙。(现如今老祖爷的坟茔仍称为“槐树坟”。据说此前真有一棵大槐树,枝繁叶茂,有几搂粗。无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砍伐,王氏族人每每提及此事无不惋惜)。厥后子孙繁衍日盛一日,遂形成村庄十余座。清乾隆年间,十二世先祖王子安家业殷实,在庄西南角为长子王璞盖了一处楼院,据说,在楼的前面还有三排三进院的瓦房,气势宏伟壮观。(王璞楼遗址就是现在王存粮住宅前面,也是王宗生家的老宅被称为“楼院”,一直向南到大街,我家的老宅被称为“瓦房院”,传说在楼的前面老祖爷还埋了几坛银子哩,在老祖爷临终前只交代了一半就断了气。至今也没有人找到,这只是个传说罢了)。遂后人称之为“王璞楼”,也就是现在的王楼。
旧时称之为东,西王庄的东王庄应该是现在的王寨。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也是匪患猖獗之时,有十六世先祖王朝兴,字国新与族叔尚质,字崇朴暨李握珍创立了“三义寨”。保全一方。民国初年,各路军阀混乱,民不聊生,王朝兴之长孙王永贞字亮如多方筹措,力倡修寨以自卫,披肝沥胆,寝食未安,终于在民国二年(1913年)筑成寨事,为王氏族人躲避战事和匪患,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直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的寨墙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现在的王李庄,东王庄的王氏族人也均是从现在的王寨分出,李氏(来自芦村镇李老寨),牛氏(来自南牛庄)应该是王氏族人的姑表亲戚,现在人们还都以表亲相称。这样算起来也算是一家人啦!
大赵庄和小赵庄 赵氏族人的原籍系山东枣林庄,明初迁至宜路镇东南角赵庄,清乾隆年间,其一支脉移居现在的大赵庄,并在其村庄西南建立一座庙,因地处分水岭,称之为分水庙。(现在那块地仍被人称为“庙台子”)。其村庄称之为分水庙赵庄。也就是现在的大赵庄。赵氏族人近年来也非常重视家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在赵学鹏,赵国玉等赵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赵氏族谱修订和编排,这对发展家族文化,建立村志都有积极的影响。
我王氏家族在此芦草沟畔发展生息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自王璞,王瑀二公创建族谱以来,历经数次修谱,使我们族谱不断完善,为我们研究家族文化提供了指南。盛世修谱,自去年清明集各位族人于一室,共商栽槐修茔,续修族谱之盛事。还望各位宗亲族人共同努力 ,不吝其力来完成这百年盛事。
以上这些只不过是我这几年收集和整理,只希望能够对我们年轻一代人就家族历史文化有所了解,也希望各位宗亲能够继承和发扬先祖遗德遗风,孝亲敬祖,兄友弟恭,友亲睦邻为创建当今和谐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如何能在网上找到王楼村?

更多信息 扫码关注
1、在网上搜索“亿个村”或输入亿个村的网址(yigecun.com)打开亿个村网站。
2、依次点击: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宜路镇>王楼村。
3、也可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王楼村。
请大家在微信QQ群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