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村属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土山镇。水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山下村与周边地点:环日路,土山中心街,西孙家村,土山杨家村,李家村,安贞街,莱州盐场,潘家村,土山村,北刘家村,土山镇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明末,邱姓由黑羊山(今沙河镇黑羊山)迁此立村,因地处土山山坡面得名土山。一九六二年,分别成立土山生产大队和山下生产大队。一九八四年,撤队建村,定名:土山、山下.土山:510户,1750人。耕地1922亩。村办造纸厂、五金厂、盐场。山下:210户,680人。耕地646亩。村办木材加工厂。
【地理实体】土山镇政府驻地。位于莱州市政府驻地西南26公里,夏(邱堡)土公路终点。长方形聚落。全村720户,2430人。耕地256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苹果。镇办企业多集于此,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阴历逢五、十集日。
据《四续掖县志》记载:第十区公所在沙河镇街,土山乡公所在土山村,领八村:土山、土山下村、潘家、韩家、提家、李家、(孙家)、魏山村、杨家。四至:东至杨家乡洼子村三里,西至太平乡孙家村三里,南至杨家乡杨家八里,北至李家北海滨约十五里,韩家村与刘家村为一村,魏山村即无影山村。
【姓氏源流考】记载:本村邱氏一族系:史籍称:邱姓本为“ 丘”姓,邱姓源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东汉《风俗演义》载:“齐太公望封营丘,支孙以地为氏。”史称丘姓正宗。据《招远县地名志》姓氏起源初考载:《周礼•地宕小司徒》注:“四邑为丘。”郑玄注:方四里为丘。《广雅•释注》云:丘居也。如营丘、商丘、陶丘均为古居地,居人以地而为氏。《通考》太公望之后本姜姓,食采了营丘,其子孙以丘为氏。在清雍正年间诏令改为“邱”,以避孔子名讳。南朝梁时乌程人丘迟,字希范,八岁能写文章。武帝时任中郎将,侍诏文德殿,后历官司空从事中郎、永嘉太守等职。丘和(552—637),河南洛阳人,北周、隋、唐三朝重臣,唐朝左武候大将军、稷州刺史,封谭国公。父丘寿魏镇东将军,有子十五人,多至大官,惟丘行恭知名。少子丘行掩,高宗时为少府监。其后徙居掖县储积乡沙河社南边平掖接壤境有一座黑羊山建邱家村,明末又徙居储积乡海仓社土山建邱家村,有滕姓居住此地处土山山坡面得名土山。清末村庄扩大分两村,该村位于西边地势较低而得名山下。
据《莱州市志》记载烈士名录山下村:邱文献。
山下村及周边其他地点或单位:秋鑫饭店,四潘九九鸭,天能电池,精修电动车摩托车,莱州政洁工艺品厂,川天椒麻辣烫,田之缘气渗养发馆,兴隆饺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