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菊寺村处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程郭镇。空气好,水光山色,交通便利
北菊寺村与周边地点:南菊寺村,莱州东立交,张家坡子村,沙埠庄村,罗家营村,东罗家营,老宋家村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唐元和年间,唐姓由临淄迁此立村。因地处交通要道,设有旅店,故得村名唐家店。后因人丁不旺,迷信说法是村北梁家的坟地压住了风水,遂于唐末改名锯齿。明中期,演变为菊寺,该村在北,称北菊寺。
【地理实体描述】北菊寺位于曲家乡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海(阳)莱(州)公路北侧,村东小河北流入王河。正方形聚落。全村242户,877人。耕地1785亩。以农为主,主产玉米、小麦,兼有苹果。
据《四续掖县志》乡社记载:第六区公所在店街村,五佛乡公所在蒋家村,领五村:蒋家、邱家、刘家、前菊寺、后菊后,东至平兴乡宋家村十里,西至三区程郭庄村四里,南至七区高郭庄村三里,北至柱栏乡七里。
【姓氏文化】本村唐氏一族,据《唐书·表·宰相世系》卷七十四下记载:唐氏出自祁姓。帝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嗣,其地唐州方城是也。鲁定公五年,楚灭唐,子孙以国为氏,分仕晋、楚。有唐雎,为魏大夫。孙厉,居沛国,汉封斥丘懿侯。生朝,朝生贤,贤生遵,遵生蒙,中郎将。生临邛令都,都生伦,伦生林,林,尚书令,王莽封建德侯,生蔚,国除,徙居颖川。生武威长惠,惠生侍御史贲,贲生大司空珍,珍生会稽太守瑁,瑁生翔,为丹杨太守,因家焉。二子:固、滂。固,吴尚书仆射。生别部司马瓊,瓊生宣,宣生晋镇西校尉上唐襄侯彬,字儒宗。二子:熙、极。熙,太常丞,娶涼州刺史张轨女,永嘉末,遂居涼州。生辉,字子产,仕前凉陵江将军,徙居晋昌。七子:伯廉、威、季贤、幼贤、孝、达、季礼。威为永世令,生弘。三子:瑶、偕、谘。号三祖。《表》云:唐弘,字友明,西涼武兴太守,二子:瑶、偕、谘。唐谘,字守仁,后魏晋昌太守。子唐揣,字子化,北海太守、晋昌公。孙唐儼,字整之,东海太守。曾孙唐轮,字文转,青州太守,生永,后周仪同三司、平寿忠武公。永,三子:陵、瑾。唐陵,字子云,仪同三司,袭平寿达公。二子:怡、懿、防。唐怡,字君长,内史大夫,汉阳公。二子:譽、鉴。唐譽,字𠄘休,殷州太当,䶮汉阳公,二子:有道、有方。唐有道,字立仁,太仆卿,二子:璿、璲,字温礼,左屯卫郎将,三子:延构、承构、履构。唐元和年间,唐承构由临淄徙居掖县临过乡沙埠庄社唐家村。因地处交通要道,设有旅店,故得村名唐家店。后因人丁不旺,迷信说法是村北梁家的坟地压住了风水,遂于唐末改名锯齿。明中期,有秦姓、卢姓、冯姓、王姓等迁入定居,后演变为菊寺,村庄扩大分两村,该村在北,初称后菊寺。解放后又更名北菊寺。
据《莱州㇏市志》北菊寺村烈士名录:冯好昌、王洪正、冯春家。
南菊寺村烈士名录:秦升元、卢元庆。
村里单位:北菊寺村党支部、北菊寺村广播站
北菊寺村及周边其他地点或单位:秦玉亭猪场